CMY分享 | 人怎样认知空间

时间:2021-11-15,浏览:1072
资讯分享
虽然人类使用地图的历史已经非常长久,但是当人类在熟悉的环境中活动时,人们一般并不使用非常准确的地图工具。许多心理学家认为,人类的大脑有一个系统的环境心像,一般称为认知地图。对人类认知地图的研究源于凯文.林奇对“城市的表象”的研究。他对在波士顿生活工作的洛杉矶人进行了调查,请他们画出从家到工作地点的行走路线,并对某些路径的细节进行描述,列出最独特的给人印象最深的途径,这个图形描述,就是认知地图。

目前认知地图研究的直接渊源是美国心理学家托尔曼(Tolman),他利用白鼠学习方位的迷宫实验探讨了空间认知系统的形成原理。为了描述老鼠所获得的空间信息,托尔曼创造了“认知地图(Cognitivemap)”一词。根据托尔曼认知理论,认知地图是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,产生于头脑中的类似于一张现场地图的模型。迷宫有一个出发点、一个食物箱和三条长度不等的从出发点到达食物箱的通道。实验开始时,将白鼠置于出发点,然后让它们自由地在迷宫内探索。一段时间后,检验它们的学习结果。检验时,再将它们置于出发点,并对各通道做一些处理,观察它们的行为。结果是,若三条通道畅通,白鼠选择第一条通道到达食物箱;若A处堵塞,白鼠选择第二条通道;若B处堵塞,白鼠选择第三条通道。

根据这一实验以及许多类似的实验,托尔曼认为:①学习是有目的的行为,而不是盲目的。②学习是对“符号一完形”的认知。白鼠在学习方位迷宫图时,并非学习一连串的刺激与反应,而是在头脑中形成一幅“认知地图”,即“目标一对象一手段”三者联系在一起的认知结构。学习不是简单的机械的运动反应,而是学习“达到目的的符号”及其所代表的意义。③在外部刺激(S)和行为反应(R)之间存在中介变量(0)。主张将行为主义S一R公式改为S-0-R公式,O代表机体的内部变化。托尔曼解释为,白鼠在走迷宫时根据对情景的感知,在头脑里有一种预期(或者假设)。动物的行为受其预期的指导,因此动物的行为是有目的的行为。在多次尝试中,有的预期被证实,有的未被证实。预期的证实是一种强化,这就是所谓的内在强化,即由学习活动本身所带来的强化。

动物的“认知地图构建(Cognivemapping)"能力,可以帮助动物沿着路径改变并返回洞穴。但是动物并不具有“路径回忆(routerecal)。和空间平面布局理解的能力,所以动物在空间中的自由程度,由于其空间认知能力的局限,而远远逊于人类。
人寻找路径,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凭感觉运动的行为,经验的总结决定了路线的形成。人们依赖空间中的种种信息去行动,行动路线中一些著名的参照物、相关线索或特征可以提供记忆节点;地标周边的空间关系、其他空间及非空间的地方特征都会形成对空间平面构成的记忆。行动路径上的各种识别因素,如尺度、材料、色彩、肌理....都会成为人识辨空间的因素,影响“认知地图”的形成和对环境的认知程度。找路过程中,环境的不同线索在人的个体头脑中归纳出空间意象,形成“认知地图”,它是人直接感觉和过去经验结合的共同产物,是动物所拥有的空间认知能力所无法比拟的。“认知地图”是一种对局部环境的综合表象,既包括事件的简单顺序,也包括方向、距离,甚至时间关系的信息,帮助我们在环境中移动,寻找目标,从某个地点前往另个地点。

人对环境的认知地图的获得包括两方面,一是随着每个人的成长发展,个体认知地图的形成过程;另一是每个人如何在新环境中获得其认知地图。
(1)个体认知地图的形成过程
皮亚杰的“三山实验”测查儿童对空间方位的认识,结果发现孩子三四岁的时候,他们的答案总是表现为,别人从不同方位看到的山,与自己看到的山,样子是一样的。因为这个时期的儿童是一种“自我中心参照系统”,他们不能区分自己所看到的和别人所看到的环境差别。随着年龄的增长,对周围环境探索经验的增加,儿童逐渐具有了“部分协调参照系统”及“操作协调和等级整合的参照系统”功能。7岁左右开始具有了与成人差不多的认知地图。空间环境的表征需要4个连续发展的阶段: 1.注意并记住路标; 2.构建路标之间的路径; 3.对一些路标和路径形成组块、群集; 4.这些组块、群集再与其他特征一起整合进总体认知地图的框架中。

(2) 成年人的新认知地图获得
对于成年个体,到了一个新环境,也会逐渐建立发展出认知地图。这个过程与儿童对环境发展出认知地图的阶段基本一致。不同在于成人到一个新的环境,首先会利用出版的地图,帮助自己对环境探索,从而有助于很快建立起这一环境的认知地图。按照信息获得途径的不同,认知地图通常包含两类成分: - 类是初级信息,即通过直接经验获得的信息;另一类是二级空间信息,即通过地图和从其他关于环境的描述中获得的。

每个人的认知地图代表了其对环境的理解。物理环境的某些特征可能使其知觉反映得更加突出,更可能在记忆中储存。空间的“易辨认性”反映了环境是否易于学习和记忆的程度。这种“易辨认性”还会影响我们对这一环境的情绪反应,如喜欢或不喜欢。当人们想记忆复杂信息的时候,常常会采用将它们组织成有意义的一个个小的“组块”。这些组块或群集也许以某种序列的方式储存在脑中。有学者认为,在我们的记忆中,认知地图是环境的“心理意象”或“心理图片”,即模拟的表征,就像环境的一些幻灯片储存在我们的脑中一样。另一种观点认为,在我们的脑中储存的是整个基于意义的命题和陈述。环境中的成分用-些概念来代表,概念与概念相互关联。认知地图在脑中记忆的表征形式有两种,一是 类似于外界环境的心理图像或意象;二是命题式的,是基于数据意义基础上的贮存,表征为几个概念的表述,其结构是层次记忆网络。认知地图并非外部的物理事物,而是存于头脑中的。它基于人对空间的经验不断增加,人大脑中的认知地图也逐渐完善,人的找路能力也随之增强。

有些人会疑惑,既然人天生就拥有形成“认知地图”的良好能力,那么人在任何空间只要花些精力,都有可能清楚地辨别方向和找路。实际上,大部分人面对熟悉的环境,通常会有相当正确的认知地图的能力,但由于它具有很大的主观性,所以有时会出一些意识不到的错误:
1.简单化——认知地图中有时会丢失一些环境表征或表征的不完整现象。
2.失真——即地理特征、方位以及距离上的不正确表征。如当要求画认知地图时,人们常最熟悉的地方放大,并放在地图的中心。
3.增减—— 除了减少、丢失某些成分,还会出现添加的错误。

很多其他因素也会影响到“认知地图”的正确性:
1.环境熟悉程度对认知地图的影响,表现在对环境越熟悉,认知地图越完善、越清晰,细节越多,越接近自然。
2.知识程度对认知地图的影响,知识程度较高的个体对所处环境的认知地图较正确。
3.在个体差异的诸因素中,认知地图的性别差异比较明显,在总体上男性的视空技能优于女性。在认知地图准确性与完善性方面结果并不一致,在认知地图所包含的成分的数量上,表现出女性的认知地图中路径较男性少,标志则更多。

在现代城市中人们很少完全迷路,并可以借助各种工具:地图、街道编号、导向标识、公共汽车站等等设施。但是随着城市空间的扩张和立体化、移民人口的增加、种族的多元化等变化,人类面对的空间环境已经越来越复杂,空间迷失现象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。从城市和环境设计的视点来看,如何理解、利用空间认知理论,设计出开放的空间线索,帮助人们建立清晰的“认知地图”,让人可以迅速地移动,能动地使用空间,甚至扩展空间的潜在深度和强度,并产生清晰、安心、愉悦感是至关重要的。